蝉那么可悲,你这颗树但凡有点情感,出手帮助它一下,也不至于如此困窘吧?实际上还是李商隐的自喻,如果有人伸出援助之手,拉他一把,遭遇就能得到改变。历代唐诗批评者在评注这首诗时,都把“一树碧无情”作为全诗精华,说这句诗神妙,有追魂取气之势,更有人说此句比孟浩然“空翠落庭阴”更微妙...
蝉的鸣声到五更天亮时,已经稀疏得快要断绝了,可是一树的叶子还是那样碧绿,并不为它的“疏欲断”而悲伤憔悴,显得那样冷酷无情。《蝉》李商隐 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烦君最相警,我变举家清。李诗中的蝉,也就是诗人自己的影子。首句...
蝉的鸣声到五更天亮时,已经稀疏得快要断绝了,可是一树的叶子还是那样碧绿,并不为它的“疏欲断”而悲伤憔悴,显得那样冷酷无情。这里接触到咏物诗的另一特色,即无理得妙。蝉声的疏欲断,与树叶的绿和碧两者本无关涉,可是作者却怪树的无动于衷。这看似毫无道理,但无理处正见出作者的真实感...
一树碧无情不是动物。"一树碧无情"并不是一个特定的动物名称,它可能是一种诗歌或文学作品中的表达方式,用来形容某种动物的特征或形态。所以,一树碧无情不是动物。
展开全部 金铜仙人承露盘,老诗壹树䧥无情,打一动物lu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仿佛吃 2019-12-14 · TA获得超过1938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6377 采纳率:70% 帮助的人:236万 我也去答题访问个人页 关注 展开全部 逐露仙人指的汉代的金铜仙人,古语...
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首二句写蝉之鸣,三四写蝉之不鸣:“一树碧无情”,真是追魂取气之句。五六句先作“清”字地步,然后借“烦君”二字折出结句来,法老笔高,中晚一绝也。〈唐律消夏录〉 盛夏炎暑,蝉鸣能给人带来野趣、宁静和凉意。那抑扬顿挫...
蝉 此句就出自李商隐的《蝉》
蝉 唐李商隐 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译文 你栖身高枝之上才难以饱腹,虽悲鸣寄恨而无人同情。五更以后疏落之声几近断绝,可是满树碧绿依然如故毫不动情。我官职卑下,行踪飘忽不定,家园难返,故乡的田园也早已...
一树碧无情。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注解】:1.“本以”两句:古人误以为蝉是餐风饮露的。这里是说,既欲栖高处,自难以饱腹,虽带恨声,实也徒然。2.“一树”句:意谓蝉虽哀鸣,树却自呈苍润,像是无情相待。实是隐喻受人冷落。3.薄宦:官卑职微。4....
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 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 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蝉栖身在高树上餐风饮露,所以难以果腹;尽管它自命清高也好,含恨哀鸣也罢,这些都是徒劳的,终究不能摆脱生活的清贫,难饱的困境。蝉的鸣声到五更天亮时,已经稀疏得几近断绝了,可是一树的叶子依然是那样的苍翠,并不为蝉的哀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