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族群边界成为我们分析族群的一把钥匙。也就是说我们必须从族群互动中研究族群内涵和族群关系。美国学者戈登提出从七个方面来研究族群关系:1)文化接触,2)结构性同化,3)通婚,4)族群认同,5)偏见,6)歧视,7)价值和权力冲突。(二)族群性族群性在描述族群的特性或性质时使用这一词,但在1933年编辑的《牛津英文词...
西北欧传统的民族国家是在既有的领土国家(Territorialstaat)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它们是18年威斯特和约(Westfaelischer Frieden)中确立的欧洲国家系统的一个部分。所谓"迟到的民族"(verspaetete Nation),是指意大利和德国,它们走的是另外一条发展道路,但也为民族国家在中欧和东欧的形成作出了示范...
概念:1、种族又称做人种,是在体质形态上具有某些共同遗传特征的人群。2、民族,指在文化、语言、历史与其他人群在客观上有所区分的一群人,是近代以来通过研究人类进化史及种族所形成的概念。由于历史的原因,一个国家可以有不同民族,一个民族可以生活在不同的国家里。3、族群是指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
西方民族社会学经典读本:种族与族群关系研究目录本读本首先以导言开启,探讨族群研究的重要性和背景,引导读者理解其在社会学领域的核心地位。多元主义观点是章节的核心议题,它强调社会的多样性与和谐共存。在美国,章节转向了同化理论的实际应用与现实挑战,如内部殖民主义,深入剖析同化的本质特征及其在社会...
21世纪的族群特点:现代化 全球化是不可回避的历史潮流21世纪的族群特点:现代化 全球化是不可回避的历史潮流族群与族群关系是当代人类学、社会学、政治学等学科研究的主题。因为21世界的族群特点是是全球化、现代化。这样会导致使得不同的人群聚居在一起,或者是不同群体的接触更为频繁。族群与其它各种...
一、民族是共同拥有荣耀的历史记忆,也因此希望共享现在与未来的一群人。二、“中国人”是一个历史上的延续与变迁的人类生态体系,次人类体系萌发与西周、形成于春秋战国,秦汉帝国是其最早的具体政治化身。三、华夏边缘是维持华夏内部民族认同的最重要的力量,如作者所说:“如果我们将中国人,或华夏,...
宗族关系各姓均立有祠堂,供奉祖宗牌位,纂修宗谱,以叙人伦组需,规定以高、曾、祖、考、已、子、孙、曾、玄为九族,九族之内尊卑不得同名,否则忌讳。各姓祠堂供奉第一代开户祖宗。支祠,又名享堂,供奉第二代或第三代祖宗。在同姓当中,又分为几公或几股、几房。每幢祠堂、享堂都置公田,交...
1. 族群与族群关系是当代人类学、社会学、政治学等学科研究的重要主题。2. 在21世纪,族群关系的特点与全球化、现代化趋势紧密相连,这些趋势已成为不可回避的历史潮流。3. 全球化导致不同类型的人群聚集在一起,或使不同群体之间的接触更为频繁。4. 族群与其他组织和群体交织,共同构成了复杂且多元...
马戎,1987年毕业于美国布朗大学,获得了社会学博士学位。同年,他回到了中国,投身于北京大学的教学工作。马戎博士的专业生涯主要集中在对我国主要少数民族地区的深入社会调查上,他的研究领域广泛,涵盖了民族与族群社会学、人口迁移与城市化、教育研究以及农村与牧区发展等多个方面。在他的学术成果中,《...
4、熟悉有关社会和文化的理论与基础知识。人类学研究者的调查与一般的行政干部和记者的调查不一样,需要掌握与有社会和文化关的各种理论及基础知识。例如,与社会和文化有关的理论有进化理论、传播理论、功能理论、结构理论、象征理论、族群理论、实践理论、冲突理论、交换理论、互动理论等,并有众多的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