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保候审不等于无罪,而是对轻罪或未排除嫌疑的人采取的强制措施。未下达逮捕令不代表无罪,超过37天无认罪且无确凿证据可采取取保候审,否则不会判处。
法律分析
取保候审不是说嫌疑人无罪,而是公安机关对那些罪行较轻或者或者嫌疑还未排除的嫌疑人采取的一种强制性手段。检察机关未下达逮捕令不代表当事人已经无罪。羁押超过37天嫌疑人未认罪并且无确切证据的情况下,可以采取取保候审。否则无罪是不会判处取保候审的。
拓展延伸
取保候审的条件和程序:了解未经定罪情况下的取保候审规定
取保候审是指在刑事案件审理过程中,对尚未定罪的犯罪嫌疑人给予临时自由的一种措施。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取保候审的条件包括:1.没有逃跑、销毁证据等潜逃危险;2.没有对社会造成重大危害的危险;3.有固定住所或者工作单位,并有履行取保候审义务的能力。程序上,犯罪嫌疑人需向公安机关提出申请,公安机关会根据相关情况进行审查决定。取保候审期间,犯罪嫌疑人需要遵守一系列限制和义务,如不得离开指定地点、不得接触受害人等。通过取保候审,既能保障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权益,又能确保社会的安全稳定。
结语
取保候审是对犯罪嫌疑人采取的一种强制性手段,它并不意味着嫌疑人无罪。只有在嫌疑人罪行较轻或嫌疑尚未排除的情况下,才能采取取保候审措施。当然,这并不代表当事人已经无罪,只是暂时保障其合法权益。取保候审的条件和程序都有明确规定,通过遵守限制和义务,既能保障嫌疑人的权益,又能确保社会的安全稳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六十七条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
(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三)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四)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取保候审由公安机关执行。
第六十八条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决定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应当责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出保证人或者交纳保证金。
第六十九条保证人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一)与本案无牵连;
(二)有能力履行保证义务;
(三)享有政治权利,人身自由未受到限制;
(四)有固定的住处和收入。
声明:本网页内容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TEL:177 7030 7066 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