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刑诉法》规定,如果没有罪、没有犯罪证据且无法如期结案,应取保候审或无罪释放;不认罪但有取保候审规定特殊情形的也应取保候审;除此之外,不能取保候审。
法律分析
如果没有罪,也没有犯罪证据,不能如期结案的,应该取保候审或者无罪释放,如果不认罪,但有取保候审规定特殊情形的,也应该取保候审,如不具备前两种情况,不能取保候审。
《刑诉法》规定的取保候审条件:
第六十五条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
(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三)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四)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
拓展延伸
被告拒绝认罪取保候审的后果及处理方式
当被告拒绝认罪取保候审时,可能会面临一系列后果和挑战。首先,被告可能会被继续羁押在拘留所中,而不获得暂时的自由。其次,法院可能会对被告采取更加严格的审判程序,以确保公正审理。此外,被告拒绝认罪可能会导致证据的进一步调查和审查,以证明其无辜或罪行。处理这种情况的方式包括:与辩护律师密切合作,制定强有力的辩护策略;寻求证据和证人来支持被告的无辜;准备充分的辩词和辩解,以反驳控方的指控;并在法庭上坚定地维护被告的权益。最重要的是,被告和其辩护律师应该遵循法律程序,并与法庭保持积极的沟通,以确保公正的审判和合法的结果。
结语
根据《刑诉法》规定的取保候审条件,对于没有罪证据的案件,应当取保候审或无罪释放。对于不认罪但有特殊情形的案件,也应考虑取保候审。对于不符合以上情况的案件,不能取保候审。被告拒绝认罪取保候审可能面临羁押和严格审判程序等后果,处理方式包括与辩护律师密切合作,寻求证据和证人支持,准备充分的辩词和辩解,并与法庭保持积极沟通,确保公正审判和合法结果。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2020修订):第五章 对重新犯罪的预防 第五十二条 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对于无固定住所、无法提供保证人的未成年人适用取保候审的,应当指定合适成年人作为保证人,必要时可以安排取保候审的未成年人接受社会观护。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修正):第六章 强制措施 第七十九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最长不得超过十二个月,监视居住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
在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间,不得中断对案件的侦查、起诉和审理。对于发现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或者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限届满的,应当及时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应当及时通知被取保候审、监视居住人和有关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修正):第六章 强制措施 第六十七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
(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三)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四)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
取保候审由公安机关执行。
声明:本网页内容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TEL:177 7030 7066 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