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裁又称为公断,是指双方当事人通过协议将争议提交给第三方,由第三方对争议的是非对错进行,根据法律和事实进行评判并作出裁决的一种解决争议的方法。
调解是指双方或多方当事人就争议的内容和结果,在有关组织主持下,自愿进行协商,通过第三方的教育疏导劝说,促成各方达成协议、解决纠纷的办法。
仲裁与调节有很多相似支出,如双方都是自愿选择的这两种方式,都属于借助第三方来解决纠纷。一些人会误认为仲裁就是调解,但仲裁与调解实际上有着区别。
仲裁与调解最主要的区别就是法律效力的不同,仲裁对当事人都具有法律效力,如果有一方当事人不履行裁决,那么另一方可以根据《仲裁法》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而调解只要有一方拒收调解书,该调解书就无法生效,争议无法达成协商。
调解有一定的随意性。在解决争议的过程中,如果有任意一方不愿意进行调解,就不能强迫其进行调解。还没开始调节的可以不开始,已经开始的调解可以不再进行。仲裁则不一样,仲裁是具有威慑力的,在仲裁过程中必须遵循仲裁中的某些程序和规则,更不允许当事人单方随意改变或终止仲裁程序。除非是在仲裁过程中双方达成了协议或者申请人撤销了仲裁,否则,即使被申请人拒绝接受仲裁和拒绝出庭,仲裁机构仍有权根据《仲裁法》继续对案件审理和做出最后的裁决。
调解具有灵活性。调解没有固定的程序和规则,调解双方可以采取多种方式进行调解,比如面对面,背对背等方式。只要双方愿意进行调解,寻求解决纠纷的最佳途径并能达成一致,并且调解书上不一定要写出责任和理由。而仲裁则要依据法律和事实,以《仲裁法》为依据,并且有程序和规则的做出裁决。
调解达成的协议必须有当事人的完全同意,只要有一方不同意或者反悔,都不能制出调解书。而仲裁的裁决则无需当事人同意,只要根据法律和事实就能独立做出裁决书。
调解书作出后并不是马上就能生效的,必须有当事人的签名同意才能生效。而且在达成调解协议做出调解书后,允许当事人在签收前反悔,一旦反悔,原来达成的调解协议则无效。而仲裁书一但发出,没有签名也具有法律效力,并且不能反悔。
所以说,《仲裁法》中网络仲裁是有法律效力的。当事人要想申请仲裁就必须满足一定的条件,该条件从当事人与对方必须签订仲裁协议作为开始,直到当事人提出的仲裁要求必须属于仲裁机关的仲裁范围作为结束。另外还需要注意仲裁和调解的区别。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任务,是保护当事人行使诉讼权利,保证人民法院查明事实,分清是非,正确适用法律,及时审理民事案件,确认民事权利义务关系,制裁民事违法行为,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教育公民自觉遵守法律,维护社会秩序、经济秩序,保障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顺利进行。
调解原则适用于仲裁和诉讼程序。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九条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应当根据自愿和合法的原则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应当及时判决。
《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第4条当事人采用仲裁方式解决纠纷,应当双方自愿,达成仲裁协议。没有仲裁协议,一方申请仲裁的,仲裁委员会不予受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第9条仲裁实行的一裁终局制度。裁决作出后,当事人就同一纠纷再申请仲裁或者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仲裁委员会或者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裁决被人民法院依法裁定撤销或者不予执行的,当事人就该纠纷可以根据双方重新达成的仲裁协议申请仲裁,也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
声明:本网页内容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TEL:177 7030 7066 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