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介绍了合同责任中的损害赔偿和支付违约金的不同点。损害赔偿是一种补偿性的责任形式,而支付违约金具有补偿性和惩罚性双重属性。在合同中,损害赔偿和支付违约金可以同时主张,但应以受害方的实际损失作为责任的最高限额。同时,如果支付补偿性违约金不足以补偿受害人遭受的损失,债务人还须承担损害赔偿责任以弥补违约金的不足部分。
法律分析
不同点在于,损害赔偿和支付违约金在合同责任方面具有相同的作用。前者主要是一种补偿性的责任形式,而后者则具有补偿性和惩罚性双重属性。所以,损害赔偿通常要与实际损害相结合,而支付违约金的数额与实际损害之间并无必要联系。即使在没有损害的情况下,也应支付违约金。
如果支付补偿性违约金不足以补偿受害人遭受的损失,债务人还须承担损害赔偿责任以弥补违约金的不足部分,即违约金可与赔偿损失并用。但在两者并用的情况下,应以受害方的实际损失作为责任的最高限额,即受害方不得获取超过实际损失的补偿。
一、合同约定违约金的性质有哪些
合同违约金的性质主要是补偿性的,有限度地体现惩罚性。违约金的约定应当估计到一方违约而可能给另一方造成的损失,而不得约定与原来的损失不相称的违约金数额;法律允许违约金在一定程度上大于损失,显然大于部分具有对违约方的惩罚性。
二、合同违约金与赔偿损失是否可以同时主张
合同违约金与赔偿损失是可以同时主张的。违约金是指按照当事人的约定或者法律直接规定,一方当事人违约的,应向另一方支付的金钱。赔偿损失,是指违约方以支付金钱的方式弥补受害方因违约行为所造成的财产或者利益减少的一种责任形式。赔偿损失是一种重要的违约责任方式,有明显的救济功能。
结语
这段话阐述了合同责任中损害赔偿和支付违约金的不同点。损害赔偿主要是补偿性的,而支付违约金具有补偿性和惩罚性双重属性。在合同中,损害赔偿和违约金的数额应当相互结合,且应以受害方的实际损失作为责任的最高限额。同时,合同违约金与赔偿损失可以同时主张,但应以受害方的实际损失作为责任的最高限额。
法律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八十五条规定: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违约时应当根据违约情况向对方支付一定数额的违约金,也可以约定因违约产生的损失赔偿额的计算方法。
约定的违约金低于造成的损失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予以增加;约定的违约金过分高于造成的损失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予以适当减少。
当事人就迟延履行约定违约金的,违约方支付违约金后,还应当履行债务。
声明:本网页内容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TEL:177 7030 7066 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