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犯个人隐私不是违法行为,属于民事侵权,但向他人出售或提供公民个人信息属于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严重情节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罚金。法律依据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九百九十条和《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
法律分析
侵犯个人隐私罪立案标准:侵犯个人隐私不是违法行为,侵犯隐私属于民事侵权行为,按照违反治安管理进行处罚。我国没有侵犯隐私罪只有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九百九十条
人格权是民事主体享有的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权、名称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等权利。
除前款规定的人格权外,自然人享有基于人身自由、人格尊严产生的其他人格权益。
《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
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将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者提供给他人的,依照前款的规定从重处罚。
窃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拓展延伸
侵犯隐私罪的定罪要件和法律适用
侵犯隐私罪的定罪要件和法律适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侵犯隐私罪的定罪要件需要满足以下条件:一是侵犯他人的私密空间,例如非法侵入他人住所、窃取他人个人物品等;二是侵犯他人的个人隐私,例如非法获取、使用、披露他人的个人信息;三是侵犯他人的个人形象权,例如非法拍摄、传播他人的私密照片或视频等。其次,侵犯隐私罪的法律适用需要参考相关法律法规,例如《刑法》中的相关规定,以及国家有关侵犯隐私罪的司法解释和裁判案例。根据具体情况,法院将综合考虑行为的性质、情节、后果等因素来判断是否构成侵犯隐私罪。侵犯隐私罪的定罪要件和法律适用是保护公民个人隐私权益的重要法律规范,对于维护社会秩序和个人权益具有重要意义。
结语
根据以上所述,侵犯个人隐私不构成犯罪行为,而属于民事侵权行为,按照违反治安管理进行处罚。我国法律中没有明确的侵犯隐私罪,只有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对于出售或提供公民个人信息且情节严重的行为,可处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罚金。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九百九十条和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的法律依据,个人隐私权被视为人格权的一部分,保护公民个人隐私权益对于维护社会秩序和个人权益具有重要意义。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一编 总则 第一章 刑法的任务、基本原则和适用范围 第三条 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依照法律定罪处刑;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不得定罪处刑。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一编 总则 第四章 刑罚的具体运用 第一节 量刑 第六十四条 犯罪分子违法所得的一切财物,应当予以追缴或者责令退赔;对被害人的合法财产,应当及时返还;违禁品和供犯罪所用的本人财物,应当予以没收。没收的财物和罚金,一律上缴国库,不得挪用和自行处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一编 总则 第一章 刑法的任务、基本原则和适用范围 第五条 刑罚的轻重,应当与犯罪分子所犯罪行和承担的刑事责任相适应。
声明:本网页内容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TEL:177 7030 7066 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