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保候审并不意味着不会被判实刑,最终结果由法院判决。取保候审的流程包括申请、审核、决定和解除手续。申请取保候审的条件是情节轻微、危害不大。相关规定规定了申请、决定和不同意取保候审的程序。在刑事诉讼中,符合条件的被告人可以采取取保候审措施。
法律分析
一、取保之后还会被判刑吗?
取保之后还会判实刑,取保候审,仅仅是变更了强制措施而已。如果违反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将有可能予以逮捕。至于其最终结果是否需要坐牢,由法院审理后作出判决。取保候审,完全不等于最终不能判实刑、不需要坐牢。不过,取保候审有其适用条件,一般情节轻微、危害不大的才可以取保。因此,一般来说,取保候审,很有可能不需要承担刑事责任或判处缓刑、单处罚金等非实刑。
二、取保候审的流程是什么?
1、由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或者辩护人向作出取保候审的机关或者执行机关通过口头或者书面形式提出解除取保候审的申请,并阐明相关的理由。
2、承办机关收到申请材料后,审核是否符合解除取保候审的条件。
3、如果符合解除取保候审的条件,案件承办人应当写出《呈请解除取保候审报告书》,经承办机关审查同意后,办案人员再制作《解除取保候审决定书、通知书》,并办理解除手续
4、办理相关手续时,承办人要向被取保候审人宣布《解除取保候审决定书》,并让其在该决定书回执上签字。如果采用保证金保证的方式,办案人员还要制作《退还保证金决定书》,并通知被取保候审人到指定的银行领取保证金。
三、取保候审的相关规定是什么?
1、取保候审的申请。
被羁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有权提出取保候审的申请。犯罪嫌疑人被逮捕的,其聘请的律师可以为其申请取保候审。申请取保候审应当采用书面形式。
2、取保候审的决定。
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在接到取保候审的申请书后,应当在7天之内作出是否同意的答复。决定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的,应当报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检察院检察长或者人民法院院长批准,并签发《取保候审决定书》和《执行取保候审通知书》,并责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出保证人或交纳保证金。
对不符合取保候审法定条件的,不同意取保候审。不同意取保候审的,应当告知申请人,并说明不同意的理由。
除此之外,司法机关根据案情的需要,可以自行决定取保候审。
在日常生活当中可能涉及到刑事犯罪方面的问题,大家都是非常的重视的,而在刑事诉讼过程当中,如果已经被批准逮捕的话,那么可以采取取保候审的措施,只要符合《刑事诉讼法》规定即可。
结语
取保候审并不意味着免于判刑。取保候审只是改变了强制措施,如果违反法律规定,仍可能被逮捕。最终是否需要入狱,将由法院根据审理结果作出判决。取保候审并非免于刑罚,但一般适用于情节较轻、危害较小的案件。取保候审的流程包括申请、审核、决定和通知等步骤。根据《刑事诉讼法》,被羁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代理人、近亲属有权提出取保候审申请。承办机关在接到申请后,应在7天内作出答复。决定取保候审后,需要提供保证人或交纳保证金。司法机关也可根据案情自行决定取保候审。在刑事诉讼中,取保候审是一项常见的措施,但是否适用仍需根据具体情况判断。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2020修订):第五章 对重新犯罪的预防 第五十二条 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对于无固定住所、无法提供保证人的未成年人适用取保候审的,应当指定合适成年人作为保证人,必要时可以安排取保候审的未成年人接受社会观护。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修正):第六章 强制措施 第七十九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最长不得超过十二个月,监视居住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
在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间,不得中断对案件的侦查、起诉和审理。对于发现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或者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限届满的,应当及时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应当及时通知被取保候审、监视居住人和有关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修正):第六章 强制措施 第六十八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决定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应当责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出保证人或者交纳保证金。
声明:本网页内容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TEL:177 7030 7066 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