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生工伤事故如何赔偿?
来源:懂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3-09-24 06:38:55
发生工伤事故如何赔偿?
法律分析:发生工伤事故,应首先申请工伤认定。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七条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有两种方式:第一种是工伤职工所在单位在工伤事故发生后30日内向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第二种是因单位不提出工伤认定申请,损害工伤职工权益,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工会组织可以在1年内提出工伤认定申请。认定为工伤事故后,等伤情稳定,到当地的劳动能力鉴定机构鉴定自己劳动能力,根据鉴定出的伤残等级,再要求用人单位支付相应的停工期的薪资、医疗费、护理费、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伤残津贴等,若用人单位不支付的,当事人可以通过劳动仲裁维权,要求用人单位支付相应费用。
导读法律分析:发生工伤事故,应首先申请工伤认定。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七条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有两种方式:第一种是工伤职工所在单位在工伤事故发生后30日内向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第二种是因单位不提出工伤认定申请,损害工伤职工权益,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工会组织可以在1年内提出工伤认定申请。认定为工伤事故后,等伤情稳定,到当地的劳动能力鉴定机构鉴定自己劳动能力,根据鉴定出的伤残等级,再要求用人单位支付相应的停工期的薪资、医疗费、护理费、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伤残津贴等,若用人单位不支付的,当事人可以通过劳动仲裁维权,要求用人单位支付相应费用。
法律分析:发生工伤事故,应首先申请工伤认定。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七条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有两种方式:第一种是工伤职工所在单位在工伤事故发生后30日内向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第二种是因单位不提出工伤认定申请,损害工伤职工权益,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工会组织可以在1年内提出工伤认定申请。认定为工伤事故后,等伤情稳定,到当地的劳动能力鉴定机构鉴定自己劳动能力,根据鉴定出的伤残等级,再要求用人单位支付相应的停工期的薪资、医疗费、护理费、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伤残津贴等,若用人单位不支付的,当事人可以通过劳动仲裁维权,要求用人单位支付相应费用。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三条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伤情严重或者情况特殊,经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不得超过12个月。工伤职工评定伤残等级后,停发原待遇,按照本章的有关规定享受伤残待遇。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满后仍需治疗的,继续享受工伤医疗待遇。生活不能自理的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需要护理的,由所在单位负责。
声明:本网页内容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TEL:177 7030 7066 E-MAIL:11247931@qq.com
发生工伤事故如何赔偿?
法律分析:发生工伤事故,应首先申请工伤认定。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七条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有两种方式:第一种是工伤职工所在单位在工伤事故发生后30日内向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第二种是因单位不提出工伤认定申请,损害工伤职工权益,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工会组织可以在1年内提出工伤认定申请。认定为工伤事故后,等伤情稳定,到当地的劳动能力鉴定机构鉴定自己劳动能力,根据鉴定出的伤残等级,再要求用人单位支付相应的停工期的薪资、医疗费、护理费、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伤残津贴等,若用人单位不支付的,当事人可以通过劳动仲裁维权,要求用人单位支付相应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