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在《旷野》中以他那细致而准确的笔触,在我们面前展开了一幅生动又苍凉的画面。
诗人写到了旷野上的山坡、小路、池沼、小屋、田畴、农人,也写到了旷野上的雾、墓堆和石碑……进入到二十世纪四十年代,这里依然是这样荒凉,这样贫穷,这样愚味。这是为什么呢
艾青通过叙述视角的转换,巧妙地将情感的微妙变化凸显出来。
一方面以全知视角勾画土地样貌,表现他对中华民族的命运的关心另一方面以限制视角捕捉农民生活抒发他对百姓疾苦的忧虑,表达了积极的斗争精神。
艾青诗选中旷野的读后感
旷野”,有着多重含义:首先是凝聚着诗人对祖国——大地母亲的最深沉的爱;其次是凝聚着诗人对祖国命运的深沉的忧患意识;另外,还凝聚着诗人对劳动人民的热爱之情,和对他们的命运的关切与探索。
“悲哀”和“忧郁”既是艾青诗歌创作的灵魂,也是我们解读其诗歌的关键词。
诗人在感受和表现人民苦难时,流露出他固有哀伤、忧郁的情调。
作为一个始终为民族摆脱种种枷锁而写作的歌者,艾青的“忧郁”情结主要有三个方面的来源:客观现实、主观心情和象征手法。这种“忧郁”并非一己的悲苦与感伤,对一个忠于现实,对祖国和人民怀着满腔的挚爱的诗人来说,他的“忧郁”乃是民族的哀感,时代的愤懑。
只要世界上还有压迫和罪恶,只要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尚未实现,他的“忧郁”情结是不会终结的。
声明:本网页内容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TEL:177 7030 7066 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