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经常主动献血的好处是什么
1、献血对心脑管系统有良好的远期影响:可预防、缓解血液粘稠度、降低心脑血管病的发生,人们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体力活动的减少,体内积存了越来越多的脂肪,并长期处于较高的水平,俗称血稠。血稠的结果就是脂肪一层层的附着在血管壁上,最后形成动脉硬化,血管弹性降低,导致心脑血管疾病。而经常献血,减少了体内一部分粘稠的血液,再通过正常的饮水,填充了血容量,使血液自然稀释,血脂就会随着下降。坚持适量献血可减少血液中的所有成份,减少比例最大的是血铁和蛋白,还降低血液的粘稠度,使血液流速加快。供氧量加大,人感到身体轻松、头脑清醒。能有效降低动脉硬化、血栓和脑血管意外及心肌梗塞等病症。
2、经常献血可提高造血功能:因为自胎儿出生后,骨髓就成为主要的造血器官。随着年龄的增长,造血功能和血细胞生成率逐渐下降。献血后,由于血细胞数量减少,对骨髓产生刺激作用,促使骨髓储备的成熟血细胞释放,并刺激骨髓造血组织,促使血细胞的生成,经常按规定期限献血,就可使骨髓保持旺盛的活力。
3、男子献血可减少癌症的发生率:体内铁元素含量过低易患缺铁性贫血及行动迟缓,过高则适得其反。《国际癌症》曾报道,体内的铁含量超过正常值的10%,罹患癌症的机率就提高(因为血液中的红细胞内含有大量的铁),适量献血可以预防癌症。
4、可促进、改善心理健康:大量研究表明,健康的情绪可通过神经、体液、内分泌系统沟通大脑及其他组织与器官,使其处于良好的状态,有益于人体免疫力的增强、抵抗力的提高。而献血是救人一命的高尚品行,在助人为乐、与人为善的同时,也使自己的精神得到净化,心灵得到慰藉,工作与生活更加充实。做好事者以德施善,实际上在帮助别人的同时也帮助了自己,这是健康长寿的重要因素。
二、我们献血需要满足什么条件吗
1. 要成年
《献血法》提倡参加献血的人士年龄范围是 18~55 周岁,但这是「提倡」而不是「硬性限制」,如果老当益壮,即使 60 岁了,也一样可以献出一袋热血。
2. 不能太轻
男士大于 50 公斤,女士大于 45 公斤。太轻了,工作人员都不忍心抽血。
3. 血压要稳
如果高压高于 140 mmHg,或低于 90 mmHg,还是先稳定好自己的血压再献血比较好。
4. 其它条件
一般来说,献血前,血液中心或献血点的工作人员还会对献血者进行简单的查体,检查正常后,就可以进行下一步啦。
血液初步检验
工作人员会扎手指取两三滴血,对献血者血液进行初步的检验。通常会检测以下内容:
1. 明确 ABO 血型;
2. 快速检测乙肝、丙肝和艾滋病病毒的抗体;
3. 筛查梅毒感染情况;
4. 检测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简单判断一下肝功能;
5. 检测血红蛋白,看看是否存在贫血;
6. 其他,比如在疟疾高发地区则会加测疟原虫,在有条件的地区以及 Rh 阴性率高的地区会检测 Rh 血型等。
三、经常去献血对人体危害十分严重
献血的量相对于全身血液来说算很多吗?
通常一次献血200毫升,珍贵血(如AB型血。注:不一定是RH阴性血,因为RH阴性血太少见,往往采用“联盟”的方式,只要加入“联盟”,自己需要用血的时候,其他“盟友”就会去血站献血指定给该盟友。)可能会要求到400毫升。两次采集间隔不少于6个月(其他很多国家规定是12周)。200毫升即0.2升,而成年人的血液总量约为4.2~4.8升,献血量仅占全身血液的5%左右,对健康人来说不是个大数目,不会对身体造成什么伤害。女性每个月“那几天”还要出血30~50毫升呢,而且是每个月都出,有些量大的能到80毫升;6个月加起来都不止200毫升了,还不是该吃饭吃饭、该旅游旅游。
为什么献血之后头晕恶心?
有些初次献血的人容易发生头晕恶心,这通常是因为血压的改变,加上情绪的压力。抽烟喝酒还会加重头晕。
血压是血液对血管的压力。想像你往一个橡胶管道里吹气,你吹的力气越大,管壁受到的压力也越大。嘴向管道里吹气就好比心脏向全身血管泵出血液。血压高往往是因为血管壁太硬了弹性差,血压低可能因为心脏泵出血液的力量不足、心率过缓、血液量少(受伤失血的人可能低到血压都测不到)。但这个血压改变很快会被身体调整过来。如果一次献血就老是低血压,那高血压患者不用吃药了,不如去放血好了;也不会有“充血性心衰”这种病了(外周血压太高了,心脏泵不动了)。
献血后往往需要休息一会儿,注意进食。第二天起床时动作也轻缓些,让你的血压做出调整。觉得不舒服的时候避免精细劳动。
献血后容易生病?
白细胞的确与免疫力有关,但它并不是决定免疫力的全部因素。从另一方面看,女性在经期会有白细胞的轻度升高,但也并没有出现“女性在经期更不容易生病”这种现象。
相反,有文献还认为年龄较大或绝经的献血者可以摆脱体内过剩的铁,而过剩的铁与心脏病发作有关——不过文献也注明了:虽然已经观察到这样的现象,但其中的关联性还需要进一步证实。
献血导致血小板减少,和白血病有关吗?
其实,人们统称的“白血病”,在临床上是一类血液病。只要血里的各种成分比例不平衡了,就可能造成血液系统工作不正常,被称为“病”。它们的病因各不相关,甚至“白细胞增多”也不是它们的唯一表现。即使说到主要与白细胞相关的狭义“白血病”,“血小板减少”也只是表现之一,而不是其原因或诱因。
四、我们建议近视500度以上不主张主动献血
高度近视为何不能献血?
高度近视为何不能献血?不让高度近视的患者献血是为了患者本身好,但是很多人都感觉到很奇怪。其实这是对的,高度近视患者献血的话会给自己的眼睛增加负担的。
有深度近视(500度以上)的人,血站一般不主张献血,轻度近视身体健康的则可以献血。高度近视者不能献血,主要是因为会影响眼底血管。近视眼属于眼的屈光异常,一般来说,轻度近视眼(小于300度)并发症很少,而高度近视者(大于500度)其眼球前后径明显变长,但视网膜和脉络膜却不能相应地变长,从而导致视网膜、脉络膜被拉长并呈弥漫性萎缩,相应血管也变得更加纤细,这样血管对血压的变化非常敏感,同时眼玻璃体可由胶状变成液态。
献血时血压会有轻微波动,对于眼底血管被拉得纤细的高度近视者,轻微的血压波动可能会造成眼底血管痉挛,导致已经病变的视网膜出现裂孔,此时液化的玻璃体就会趁机进入视网膜下,造成视网膜脱离,严重影响视力。所以从保护献血人员角度出发,高度近视者不宜献血。
专家表示,近视献血者日常并不少见,由于我国献血标准中并未对高度近视的度数做出明确规定,考虑到散光等因素,一般实践中通常以500度左右为把握基准,对高度近视献血者进行耐心劝说。
声明:本网页内容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TEL:177 7030 7066 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