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疾病有很多种,有时候疾病的症状比较相似,让人很容易混淆,那伤寒与细菌性痢疾有什么区别?各有什么治疗方法?
伤寒是指伤寒杆菌造成之伤寒病,在伤寒流行季节和地区患者有持续性高热(40~41℃)为时1~2周以上,并出现特殊中毒面容,相对缓脉,皮肤玫瑰疹,肝脾肿大,周围血象白细胞总数低下,嗜酸性粒细胞消失,骨髓象中有伤寒细胞。
细菌性痢疾,是由痢疾杆菌引起的常见急性肠道传染病,以结肠化脓性炎症为主要病变,有全身中毒症状,一般表现为腹痛、腹泻、里急后重,排脓血便等。
而伤寒和细菌性痢疾都是由细菌感染导致的,前者为伤寒杆菌,后者为痢疾杆菌,都属于革兰氏阴性菌。
伤寒和细菌性痢疾的治疗方法如下:
1、伤寒的治疗方法:
在患者入院后,即按消化道传染病隔离,临床症状消失后每隔5-7天送检粪便培养,连续2次阴性可解除隔离。发热期患者必须卧床休息,退热后2-3天可在床上稍坐,退热后2周可轻度活动。应给予高营养和易消化的饮食,包括足量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及各种维生素。发热期间宜用流质或细软无渣饮食,少量多餐。退热后,食欲增加后,可逐渐进稀饭或软饭,忌吃坚硬多渣食物,以免诱发肠出血和肠穿孔,一般退热后2周才恢复正常饮食。应鼓励患者多进水分,每日约2000~3000ml,以利毒素排泄。如因病重不能进食者可用5%葡萄糖生理盐水静脉滴注。有严重毒血症者,可在足量有效抗菌治疗配合下使用激素。
2、细菌性痢疾的治疗方法:
(1)一般治疗:卧床休息、消化道隔离,给予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忌食生冷、油腻和刺激性食物。
(2)抗菌治疗:因志贺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逐年增长,并呈多重耐药性,故应根据当地流行菌株的药敏试验或患者大便培养的药敏结果选择敏感抗生素。常用的有喹诺酮类,复方磺胺甲恶唑,阿莫西林、头孢曲松、中药小檗碱,但需要注意喹诺酮类和复方磺胺甲恶唑耐药性增加。儿童尽量不采用喹诺酮类药物;有肝病、肾病、磺胺过敏及白细胞减少症者忌用复方磺胺甲恶唑。
(3)对症治疗:保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有失水者,无论有无脱水表现,均应口服补液,严重脱水或有呕吐不能由口摄入时,采取静脉补液。痉挛性腹痛时给予阿托品或进行腹部热敷。发热者以物理降温为主,高热时可给予退热药。
由此可知,伤寒和细菌性痢疾都是由革兰氏阴性菌引发的,但是两者是有区别的。所以当患上疾病时应先确诊,再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否则很容易用错药,进而加重病情。
声明:本网页内容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TEL:177 7030 7066 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