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和慢性疾病之间的区分是相对明显的,发病症状上也有所差异,慢性腹泻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现象,但是慢性腹泻是指病程超过多久?如何调理?
慢性腹泻是一种常见临床症状,并非一种疾病。是指病程在两个月以上的腹泻或间歇期在2~4周内的复发性腹泻。病因较为复杂,病程迁延。根据病因不同,临床症状多样化,治疗原则各异。
“久泻”通称慢性腹泻,一般多由急性暴泻迁延不愈转归而成,亦可由其他多种原因导致,有的表现为异病同证,但也有表现为同病异证者,在辨证和治疗方面,均较“暴泻”复杂,为脾胃系统常见的主要病证之一。因此,既要掌握慢性腹泻的辨证施治,同时还当结合辨病,了解其特殊性。
1.补气健脾法,用于脾气虚弱,运化不健,腹泻时轻时重,大便或溏或稀,或夹有不消化食物,食少,脘闷腹胀,精神倦怠,面色萎黄,甚至面浮足肿,舌苔淡白,脉象缓弱。可用参苓白术散加减。如脾虚气滞,腹胀隐痛,可配木香;若挟湿者,一般仍从脾虚生湿着眼,通过补益脾气以化湿邪,但补虚不可纯用甘味,太甘则生湿,当佐以辛香醒脾助运之品;湿盛而见脘闷腹满苔腻的,白术可易苍术,再加川朴。
脾运不健,食滞不化而致腹泻发作加重者,可酌加六曲、山楂、鸡内金、谷麦芽等以消食助运;湿食积滞明显时,当酌减补脾之品,或暂以治标为主;脾气虚弱的腹泻,反复不愈者,每易从气虚而发展至脾阳虚弱,治当配合温中运脾之法。
2.温中运脾法,于脾虚内寒,阳气不振,大便经常稀薄,或有完谷不化,腹中冷痛,肠鸣,喜温喜按,畏寒肢冷,面色无华,舌苔淡白而润,脉细。处方可用理中汤加味。阳虚明显,畏寒,手足不温,可加附子、肉桂;腹胀冷痛可配川椒或荜澄茄;如脾胃虚寒而肠有湿热,泻下物有黏液,腹痛较显,腹泻发作加重,苔白罩黄者,可加黄连、茯苓,采取温清并施之法;如寒积在肠,腹泻时发时止,胀痛拒按,泻下不爽,混有黏冻,服温补药不效者,可暂伍温通法,配合肉桂、大黄;如脾虚病久,而致阳气下陷者,当配合益气升阳法。
希望人们可以较好地处理腹泻的问题,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做好腹泻的相关工作,这样才能更好的维护自己的健康,降低腹泻带来的影响和伤害。
声明:本网页内容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TEL:177 7030 7066 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