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一白遮百丑”。在中国女人心中,白,是永无止境的追求。
这是老祖宗留下来的审美。
《登徒子好色赋》中的美女范本:本眉如翠羽,肌如白雪,腰如束素,齿如含贝;《诗经·魏风·硕人》则用“肤如凝脂”来描述。
而新世纪女人们对美白的执着程度,已经发展到只是颜色白还不够,能发光才好。
像这样:
2015年李小冉(右四)在婚礼上与伴娘团合影,明显比众人白了几个色度
这样:
范冰冰(右二)出席时尚秀,白到发光
甚至这样:
在2017维密大秀,何穗(左二)的肤色比白人模特还浅,白到透亮
以女明星为鉴,广大中国女性在美白道路上的努力,让世人有目共睹。
抹了里三层外三层,觉得太没效率,还得吃药打针齐上阵,可它们真的有用吗?
不够白的原因很简单
从小黑得不行?要么是天生,要么就是晒的或熬的。
肤色的决定因素可以分两个部分来看:
1.先天条件决定白的极限,和变黑的容易程度;
2.后天经营决定能黑成什么样。
很多人觉得自己从小就没白过,这可能是因为打记事儿起,就没注意防护。看看大臂内侧或大腿内侧皮肤,那的颜色才是本真的。
皮肤黑的“功臣”是黑色素细胞产出的黑色素,在人受到紫外线的照射后,经过酪氨酸的氧化而产生。皮肤颜色深的人,体内黑色素浓度高,得皮肤癌的概率也更低。
每个人体内的黑色素细胞数量都差不多,但活性不同,同样环境下产生黑色素的多少就不一样。
基因基础的不同,并不能决定人的皮肤呈现出来的颜色状态。黑色素的产生是一个极复杂的过程。
酪氨酸催化黑色素的部分过程/KEGG生物信息数据库
黑色素不是赖着不走的主。产生的同时,它也在不停地代谢。但如果代谢跟不上产生的效率,肤色看起来就深了。
除了晒黑之外,因为营养不良、挑食、缺乏运动、熬夜等生活中的不良积累,也会让人肤色暗沉。血液中含氧量过低,新陈代谢不畅通,就会显得人面色蜡黄、铁青。
脸色不好,人的心情也会随之低落。束手无策时,大多数人就想着从美白产品入手。速战速决,越快越好。
速效美白产品都在唬人
皮肤的新陈代谢周期有28天,再贵的精华和面霜都需要3个月以上的时间才能看到明显效果,可还是有诸多“神效化妆品”号称能瞬间赶走沉积的色素:
1.涂抹式:重金属超标
早在夏朝,女人们就涂抹铅粉来让自己看起来更白。但铅作为重金属,会透过皮肤渗透到血液,并淤积在体内,造成头痛、痴呆、记忆力衰退以及对其他器官的长期伤害。
这和近代某些“高效”化妆品一样,重金属超标,短时间内能让人变白,但也会对身体也产生不可逆的伤害。
西安国联质检技术中心检测员龙啸宇曾在采访中提到,汞可以抑制皮肤黑色素的生成,但若长期接触,就有导致中枢神经系统损伤的危害,甚至有怀孕的女性使用了汞含量高的化妆品,使得汞离子穿透胎盘影响胎儿。
2006年3月10日,上海市质监局、食药监局联手对上海化妆品市场进行执法检查。被查的31种美白、祛斑类化妆品中,24种汞超标达百倍以上
安徽某院肾内科主任医师戴宏在接受采访时说,“曾经有女性肾脏病患者去美容店美白,一个月之后就因为肾功能不好来医院检查。最后被查出血铅浓度超标100多倍,因为其使用的化妆品铅浓度超标200多倍。快速美白的化妆品中增白剂含有重金属铅和汞,这些对肾有着严重伤害。”
比起美,还是命更重要。
2.面膜:荧光剂作祟
《被面膜毁掉的中国女人》一文曾提到,面膜“百有一用已是奇迹”,最好的功用也就是短时保湿。很多打着美白旗号的面膜,也是不出意料地“毁”人不倦。
有点儿黄的脸贴出雪一样的白?是荧光剂的效果。
如果经常使用此类面膜,经皮肤渗透的荧光剂,导致皮肤过敏都算轻的,带来对脏器的一系列危害才真的伤人。
速效美白产品有市场撑腰
研究机构GlobalIndustryAnalysis在2012年发布的报告显示,中国每年美白产品的使用量为422.7公吨,打败了印度和日本,位列亚洲首位。
中国是美白产品消费大国,每年产业增速高达13%/GlobalIndustryAnalysis
以某大热日本美白丸为例,其中含有含维生素C、L-半胱氨酸等成分,它们在理论上确实有抗氧化、防衰老的功效,却也是在日常食物中就能摄取的。
是药三分毒,如果身体里不缺,又过量服用维生素C、L-半胱氨酸,除了干扰自身调节机制的平衡,还会增加过敏、患结石、以及血栓的风险。
小部分人用了之后正好变白了,只能反映个体差异。不合科学道理的“高效”美白产品用久了,普遍还是会带来危害。美白产品被夸大功效后,代价就要由消费者承担。
正确的美白姿势
姿势1.美白针到底能白多少色号?
和武功不同,美白从来就不是“唯快不破”的一件事,而要细水长流。
姿势2。
再或者,你拥有谜一样的自信,可以有第3种姿势:
声明:本网页内容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TEL:177 7030 7066 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