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寒露是在每年阳历的十月八日或九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七个节气,属于秋季的第五个节气,表示秋季时节的正式结束,是气候从凉爽到寒冷的过渡。
-
寒露是在每年阳历的十月八日或九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七个节气,属于秋季的第五个节气,表示秋季时节的正式结束,是气候从凉爽到寒冷的过渡。
-
寒露是在每年阳历的十月八日或九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七个节气,属于秋季的第五个节气,表示秋季时节的正式结束,是气候从凉爽到寒冷的过渡。
-
中秋节是在每年农历的八月十五,中秋节又称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节、八月会、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女儿节或团圆节,是流行于全国众多民族中的传统文化节日,由古代祭月演变而来。
-
中秋节是在每年农历的八月十五,中秋节又称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节、八月会、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女儿节或团圆节,是流行于全国众多民族中的传统文化节日,由古代祭月演变而来。
-
立秋在每年公历的八月七日至九日,二十四节气中的立秋是秋天的第一个节气,立秋的到来也就标志着孟秋时节的正式开始。立秋表示草木开始结果孕子,收获季节到了,所以在立秋的时候,民间有祭祀土地神,庆祝丰收的习俗。
-
寒露是在每年阳历的十月八日或九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七个节气,属于秋季的第五个节气,表示秋季时节的正式结束,是气候从凉爽到寒冷的过渡。
-
每年大暑的日期都不是固定的,为每年的阳历7月22日、23日或者24日中的一天,太阳黄经达120°时为大暑节气,是农历二十四节气的第十二个节气,夏季的第六个节气,也是夏季的最后一个节气。
-
每年初伏的具体日期都是不固定的,它是根据节气和干支纪日来计算,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就是初伏,夏至的日期为每年的阳历6月20日、21日或者22日中的一天,庚日指的就是用干支来纪日时,有天干第七位庚字的日子。
-
每年大暑的日期都不是固定的,为每年的阳历7月22日、23日或者24日中的一天,太阳黄经达120°时为大暑节气,是农历二十四节气的第十二个节气,夏季的第六个节气,也是夏季的最后一个节气。
-
秋分时昼夜平分,一般时间在公历9月22-24日,今年秋分的时间是9月23日,秋分这一天阳光几乎直射赤道,昼夜几乎相等,从这一天起,阳光直射位置继续由赤道向南半球推移,北半球开始昼短夜长。
-
小年在各地有不同的概念和日期,北方地区是腊月二十三,南方大部分地区是腊月二十四。江浙沪地区把腊月廿四和除夕前一夜都称为小年,南京地区称正月十五的元宵节为小年,云南部分地区是正月十六,西南和北方部分少数民族地区是除夕。
-
它是每年的公历12月21-23日,冬至这一天,阳光几乎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白昼最短,黑夜最长,开始进入数九寒天。天文学上规定这一天是北半球冬季的开始。而冬至以后,阳光直射位置逐渐向北移动,北半球的白天就逐渐变长了,谚云:吃了冬至面,一天长一线。
-
冬至,又叫一阳生,是中国农历最重要的节气之一。它是每年的公历12月21-23日,而2020年的冬至,是12月21日。冬至被视为冬季的大节日。
-
2021年元旦放假时间安排为2021年1月1日至1月3日,共3天假期。元旦,即公历的1月1日,是世界多数国家通称的新年,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采用了国际通行的公历,把每年1月1日作为元旦,以公历为历法的国家,都以每年公历1月1日为元旦日,举国放假。
-
它是每年的公历12月21-23日,冬至这一天,阳光几乎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白昼最短,黑夜最长,开始进入数九寒天。天文学上规定这一天是北半球冬季的开始。而冬至以后,阳光直射位置逐渐向北移动,北半球的白天就逐渐变长了,谚云:吃了冬至面,一天长一线。
-
秋分时间一般为每年的公历9月22到24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六个节气。
-
公历8月。立秋之后便是入秋。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第13个节气,于每年公历8月7~9日交节。此时,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西南,太阳到达黄经135度。立秋是秋季的第一个节气,为秋季的起点。
-
公历8月每年均为31天,而农历8月根据年份不同有所变化,但均为29天或30天。月是历法中的一种时间单位,传统上都是以月相变化的周期作为一个月的长度,一个月(太阴月)的长度大约是29.53日,即一轮朔望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