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人们对"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不仅要吃,而且要会吃,讲究饮食营养,保证膳食结构中营养的平衡。
受"高消费”思潮的冲击和物价等因素的影响,在相当一部分群众中出现了选择偏差。首先是轻视淡薄蔬糗,追求膏粱厚味,讲求所谓"精化”。其次是追求参、茸、花粉,大量服食"灵”、 "宝”、"浆”、"液”,讲求所谓"补化”。同时还有另一种倾向,有些家庭不惜节衣缩食,降低起码的膳食标准,以"菜篮子”换取彩电、冰箱,以牺牲健康为代价来换取家庭豪华阔气,致使本来就不平衡的营养素摄人更趋于倾斜。
鸡鸭肉蛋鱼这些食品,营养结构比较合理,这是毋庸置疑的。但饮食只讲究"精化”,就有点问题了。一是只讲究精就放弃了"粗”。粗茶淡饭,菜蔬五谷,虽不及鸡鸭鱼肉适口,但亦各有所长,有些营养成分前者可能高于后者。前者的脂肪含量明显低于后者,而纤维素的含量却又明显高于后者。二是要考虑现实条件。
过分强调"补”亦是不足取的。由于一些不切实际的广告宣传,人参浆、参茸精、花粉食品、强化食品等匆匆忙忙的进入了一些人的家庭。他们相信"滋补等于长寿”,其实缺少则补才是正理。
声明:本网页内容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TEL:177 7030 7066 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