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次比较系统地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的著作是《德意志意识形态》。
2.被誉为“工人阶级的圣经”的著作是《资本论》。
3.马克思主义理论区别于其他理论的显著特征是实践性。
4.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对立的根本点是世界本原问题。
5.哲学上的物质范畴与自然科学关于具体的物质形态和物质结构概念之间的关系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不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也不是系统与要素的关系。
6、事物的普遍联系和运动、变化、发展的联系:
运动:说明事物是变动不居的,标志变化的哲学范畴;
变化:说明物质不仅有量的增减,而且有质的飞跃;
发展:指事物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前进性变化或不断更新的过程。
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特征。
7、人的自觉活动与规律的关系:规律是客观的,规律是人可以认识的,规律是可以为人所利用、驾驭的,人们虽然可以利用规律,改变规律起作用的条件、实现的形式,但决不能随心所欲、为所欲为。
8、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辩证统一性原理的意义:掌握必然性是科学认识和实践的基础,认识必然和利用必然才能获得自由。重视偶然,利用有利的偶然、机遇,避免不利的偶然、机遇,经过偶然掌握必然。既要反对只承认必然性,完全否认偶然性的唯物主义形而上学机械决定论观点或客观唯心主义的宿命论观点,也要反对只承认偶然性,根本否定必然性的唯心主义非决定观点。
9、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感性中渗透着理性的因素。比如,具有不同知识背景( 理性认识不同 )的观察者观察同一事物,会得出不同的观察结果,即观察结果里有不同知识背景的影响。理性中渗透着感性的因素。
10、凡是现存的,都是应当灭亡的。( 唯物辩证法观点 )
11、逻辑证明不能回答结论是不是符合客观实际的问题。
12、真理的客观性并不是保存后关闭说真理本身就是客观事物,也不是说它没有主观形式,而是说它所反映的内容是客观的。
13、在整个上层建筑中,政治上层建筑居主导地位,其重要是国家政权。
14、历史是无数个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的合力。
15、简单商品生产发展到资本主义商品生产的新阶段的标志是劳动力成为商品。
16、两种不同的商品可以按一定比例互相交换的原因在于,这两种商品都凝结了一般人类劳动。
17、马克思说的没有质的区别的人类劳动是指抽象劳动。
18、决定商品价值量的,不是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而是社会要劳动时间。( 所以不能说,一个人越懒,越不熟练,他的商品就越有价值 )
19、在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中,作为其他一切矛盾基础的矛盾是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20、不变资本是以生产资料形态存在的资本,它通过工人的具体劳动转移到新产品中去,其价值量不会大于它原有的价值量。所以说,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转移生产资料的价值。
21、劳动力自身的价值不是由具体劳动转移的,也不是由具体劳动新创造的,而是由抽象劳动新创造的,劳动力新创造的价值大于劳动力自身的价值。
22、劳动力商品在使用价值上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它的使用价值是价值的源泉,它在消费过程中能够创造新价值,而且这个新的价值比劳动力本身的价值更大。
声明:本网页内容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TEL:177 7030 7066 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