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24日消息,近期国内多家媒体报道指出,普遍观念中的“出现癌前病变就意味着离癌症不远”的说法其实并不准确。有专家对此进行了解释,他们强调,“癌前病变”并不等同于“癌症前期”。这两个词虽然相似,但意义截然不同。癌前病变,顾名思义,是可能发展为癌症的一种前期病理状态,但它本身并非癌症。
-
世界上病死率最高的传染病,不是新冠,也不是埃博拉,而是就藏在我们身边的狂犬病,其病死率几乎达到100%。全球每年约55000人死于狂犬病,主要发生在亚洲和非洲。在我国,狂犬病的死亡人数一直排在法定传染病的前5位。
-
“食安秦皇岛”微信公众号最近发出了一项重要警示,提醒公众近期海虹中麻痹性贝类毒素的超标风险显著提升,强烈建议公众避免捕捞、购买及食用海虹。在每年的4月至6月期间,海水中会大量繁殖含有毒素的单细胞藻类。当这些藻类被海虹等贝类摄食后,毒素便会在其体内积聚。这些毒素的耐热性非常强,常规的烹饪方法无法有效消除,因此在这个时段,海虹等贝类中麻痹性贝类毒素的超标风险会显著增加。
-
近期,在社交网络上,有不少用户反馈出现嗓子疼的情况,这引发了人们是否与新冠病毒感染有所关联的疑虑。北京佑安医院感染科的李侗曾医师指出,他们科室本月的呼吸道疾病患者数量较上月略有上升,但并不显著。这些患者中,主要是普通的上呼吸道感染,流感和新冠的比例相当低。
-
近日,在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第一人民医院,一对夫妇同时被诊断出患有结直肠早癌。为何这种病症会同时出现在这对夫妻身上?富阳区第一人民医院内镜中心主任江建华指出,“夫妻癌”的出现与不良的生活习惯紧密相关。在临床上,夫妻同时患上同一种癌症的情况并不常见。其实癌症本身并不具有传染性,所谓的“夫妻癌”,其实源于夫妻双方相似的生活方式,这主要与他们的饮食习惯、情绪状态以及生活环境污染程度有关。
-
5月19日消息,由复旦大学邵志成博士主导的研究团队,在低温冷冻领域取得了新的突破,他们成功地复活了已经被冷冻保存了18个月的人脑组织,这一创举已被国际权威科学期刊Cell子刊所记录。人脑的脆弱性使得其经过冷冻和解冻后难以恢复活性,然而,邵志成博士的团队开发了一种革新的冷冻保存技术,命名为“MEDY”。
-
近日,浙江杭州一名27岁女子小方(化名)从新疆旅游回程后,感到私密处有些不适。起初她并未在意,但经过长达40多小时的火车旅程后,症状急剧恶化,私密处肿胀疼痛到无法行走。最终,她前往医院寻求治疗。过医生仔细检查,发现小方的私密部位右侧下方出现明显红肿,并伴有强烈的压痛感。医生确诊她患上了“前庭大腺脓肿”。由于感染较为严重,医生不得不为小方进行手术切开引流,并经过抗感染治疗。
-
国家疾控局曾表明,中国的新冠疫情一直保持着一种“低水平波浪式的流行态势”。这种态势与全球新冠的流行浪潮相似,不是剧烈的大海啸,而是相对平缓的小山峰,对社会的影响也相对较小,香港大学生物医学学院教授、病毒学家金冬雁于5月14日在接受新闻采访时也表达了相同观点。
-
最近,在广东东莞,张先生在下班后因饥饿迅速吃了三根未完全熟透的香蕉,并喝了牛奶。但不久后,他突然感到剧烈的腹痛,被紧急送医后被诊断为肠梗阻。